【全环境立德树人】聚焦学生核心素养,探索“教——学——评”一致性——茌平区实验小学语文组开展教研活动
- 2023-11-07 09:25
- 阅读 164
教研活动
#基于学校,为了学校,发展学校#
10月27日上午,茌平区实验小学开展了以“聚焦学生核心素养,探索‘教—学—评’一致性”为主题的语文教研活动。全校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。
教学实践课
活动以张敏老师的公开课《书戴嵩画牛》拉开了帷幕。张老师的课堂环节环环相扣,层层递进,体现出螺旋上升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策略。
她以“同样一句话,不同的读法读出不同的意思”作为课前小游戏,引出课题,同时为下文的明辨思理做铺垫。
张老师在课堂上检查了学生预习成果,指导学生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,读懂文意,并通过范读、指名配乐读、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,指导学生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。
而后通过抓关键词“尤所爱、锦囊玉轴、常以自随、拊掌大笑”创设情境转换角色,练习说话,讲故事等,在读中感悟人物形象,把语言文字变成鲜活的画面,将整个课堂气氛调动到高潮。
最后,张老师就“不可改也”的读法以及孩子对课文的理解,引导孩子思辨性地表达自己从本课中所得。
老师们专注聆听,静静思考,在这个深秋的午后,思维与智慧无声流淌。
课后研讨
执教者说课
教学实践课结束后,老师们齐聚一堂进行研讨。作为执教者,张敏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与磨课经历。
教师评课
听课老师们纷纷发言,各抒已见。
课堂注重学生的朗读体验,整节课以读为主,以读促讲,以读促悟,以读促感。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,让学生的思维训练逐步推进,语言得到建构。整堂课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,同时也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,让课堂充满了趣味,同时也培养了文言文的语感,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文言,热爱文言打下坚实的基础,将无痕的民族自信深入有声的语文课堂。
语文教学从单篇到整组,强调单元整合,明确文本教学价值。一篇文本,要放在本单元中,体现单元目标,落实单元要求,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文本的教学价值,确定教学内容。 这一课,张老师就通过“班级故事会”的形式,完美地整合了本单元的单元目标和本课的课后问题。
作为一名教师,要有丰富的文化积淀,这节课,张老师时时处处展现精彩的评价语“字字准确,声声入耳,你读到了我的心里。”“真是个爱画如痴的杜处士啊!”“画牛找牧童,讲故事就找你啦!”
老师注重了以学生为主体,课堂重点从学生的导学单中有所体现,同学们借助朗读、注释和同学互帮互助,基本上读通了文意。老师通过板书又进行了梳理,抓住主要人物、讲清事件,就能明白文章的主要内容了。同学们的自学能力比较强,部分同学对小古文的理解很到位,如此看来,相互帮助很有价值。
在教学中,张老师充分发挥了范读的作用。教师范读的作用不容小觑,尤其是文言文,一定要让学生注意断词断句,做到准确。张老师在指导文言文的读法时注重了朗读的速度、停顿得当和不同句式的语气,非常到位。
纵观张老师的整堂课,教师亲切自然的课堂形象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,学生敢于表达、乐于表达,教师的赏识教育贯穿于课堂始终,让每个学生都能一种快乐学习的情感体验,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使教者情和学生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,加上学习内容的生动有趣,课堂显得其乐融融。张老师这种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,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、爱学、会学的境地。在深化课堂改革的今天,这样的课给我们很多的借鉴。
引导学生读写结合,展开联想,用自己的话讲故事,让学生将课堂与生活相结合,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。这不仅延伸了课堂,让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,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,促进对课文语言的积累、使理解和表达,思考和表达获得双赢。
活动总结
实验小学语文学科主任邹华做专业引领及活动总结。她肯定了张敏老师教学设计思路、课堂的把控、课堂上教师的主导性、学生的主体性和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。她解读了当下语文教学的新形势、新动态、新策略,强调了《山东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要求》下要实施新教学,课堂要凸显素养立意,探索“教学评”一致性。她希望全体语文教师,在新要求的指导下,认真研读教材,结合单元主题精心备课,用心上课,悉心反思,巧心重构,注重课堂上对学生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以及有针对性的评价,让自己在不断的历练中成长。
最后,邹主任将自己在上周的语文能手评选活动中的所得所悟,分享给大家,让全体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,有更清晰的教研方向、明确的教学目标。
教研活动意义
研因教而实,教因研而活。通过本次教研活动,实验小学语文教师们加深了对《山东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要求》的理解,进一步明确了课程育人的目标。实小语文组将践行新理念,立足教学守正创新,务实教研行稳致远,一起向未来!
发布评论
还能输入 140字
用户评论